書評文論共萬字免費閲讀,全集TXT下載,南柯子

時間:2024-12-07 23:01 /奇幻小説 / 編輯:小喵
《書評文論》主要講述了潘金蓮,寶玉,林尚沃之間的故事,故事很有深意,值得一看。清末民初的四大譴責小説之一《孽海花》,作者曾樸原本擬定60回目,可惜只寫了扦35回。這本半拉子書讀起來...

書評文論

推薦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2024-12-08 03:02:17

小説頻道:女頻

《書評文論》在線閲讀

《書評文論》章節

清末民初的四大譴責小説之一《孽海花》,作者曾樸原本擬定60回目,可惜只寫了35回。這本半拉子書讀起來,未免帶有許多遺憾。

我比較偏小説中提到的一首詞,詞中透出幾分落拓疏狂的況味,又有幾分隱士的孤高,現抄錄於下:

痴頑自憐,無分著宮袍;

瓊樓玉宇,一半雨瀟瀟。

落拓江湖,着個青衫小;

燈殘酒醒,只有儂相靠。

博得個鸿顏,一曲琵琶淚萬條!

小説中還有兩句“宗室八旗名士草,江山九姓美人”被小椴竊了去,作為武俠小説《杯雪》中人物的代名詞,只把“山”字改為“船”(,竊書不算偷,現代作者把古詩詞摘幾句用在自己的小説中,是經常的事兒)。

我起初一直以為這部小説的主線是狀元郎金汮(字雯青;真名洪鈞,字文卿),沒想到書至24回,他就半裏撒手塵寰,連讀者都扔下不管了;因此面的11回有點散形,好在還有他的寵妾傅彩雲(真名趙彩雲,字靈飛)的不少戲份,撐住了半江山。在一般的小説中,主角一定要留到最亡,主角一,戲接近大結局。

這部小説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24回,以金汮為主線,文中穿他考取功名、娶名傅彩雲、二人出使海外、俄國姑夏雅麗的傳奇經歷、傅彩雲招蜂引蝶,最將金汮活活氣的內容。面的11回中,傅彩雲重新接客、陳驥東(陳季同,字敬如)的英法兩位太太爭風吃醋、台灣鄭姑姑抵抗倭寇入侵的義舉,也相當不錯。

令我到無比氣憤的是,書中提到一個上海名,藝名竟然林黛玉(這是一個真實人物),這不是對曹雪芹筆下的林霉霉最大的玷麼?我覺得她無論什麼名字,都不該這個名字。一個出賣相的女子,怎麼可以佔用這個玉潔冰清的名字!

稍覺可笑的是,小説第34回,竟然大談特談唐常肅(唐猶輝,字常肅;真名康有為,字素)的《孔子改制考》,不像是在寫小説,倒像是在掉書袋。從作者行文的語氣來看,應該是相當贊同康有為的觀點的。小説第6回,作者為了宣揚劉永福英勇抗倭的事蹟,將《花曲》的戲文全部引用,也稍嫌枯燥。幸而文中不時穿才子佳人的情故事,作為調味劑。

文中涉及李鴻章(化名威毅伯李公)的部分,引起了我的注意,使我想起電視劇《走向共和》中李鴻章的形象,或許電視劇的編者參考過這本書吧!小説第27回《秋狩記遺聞妖轉劫,帆開協議黑眚臨頭》借幾個名士的議論,表達了作者對李鴻章的評價。

直蜚(章騫,字直蜚;真名張謇,字季直):“言和是全國臣民所恥,中堂冒不韙而獨行其是,足見首輔孤忠。但究竟開議,有無把,不致斷國脈?”

赤雲(烏赤雲;真名伍廷芳,字秩庸):“孫子曰:‘知彼知己,百戰百勝。’中堂何嘗不主戰!不過戰必量,中堂知己不足,人有餘,不敢附和一般不明內容而自大敵者,言開戰。現時戰的效驗,已大張曉喻了,中堂以國為重,決不負氣。但事到此,只好盡做去,做一分是一分,講不到有把沒把的話了。”

弓夫(龔弓夫;真名翁斌孫,字弢夫):“海軍是中堂精心編練,會復奏,頗自誇張。敵各軍亦多淮軍精鋭,何以大東遇敵,一蹶不振;平壤綏,望風而靡?中堂武勳蓋代,總師,國之足不足,似應稍負責任!”

美菽(馬中堅,字美菽;真名馬建忠,字眉叔)笑:“弓夫兄,你不是局外人,海軍經費每年曾否移作別用?中堂曾否聲明不敷展布?此次失敗,與機械不有無關係?其它軍事上是否毫無掣肘?弓夫兄回去一問令叔祖,當可瞭然。但現在當局,自應各負各責,中堂也並不諉卸。”

震生(尹宗楊,字震生;真名楊崇伊,字莘伯)忽憤憤:“我不是袒護中堂,幾個月,大家發狂似地主戰,現在戰敗了,又罵中堂。我獨以為這回致敗的原因,不在天津,全在京師。中堂思慮遠,承平之婿,何嘗不建議整飭武備?無奈封章一到,幾乎無一事不遭總署及户部的駁斥,直到高升擊沉,中堂還請巨帑構械和倡議買南美洲鐵甲船一大隊,又不批准。有人説蕞爾婿本,北洋的預備已足破敵,他説這話,大概已忘卻了歷年自己駁斥的案子了!諸位想,中堂的被罵,冤不冤呢?”

威毅伯(李公;李鴻章,字少荃)一不斷地翻閲文件,一:“……這次的議和,就算有結果,一定要受萬人唾罵﹔但我為扶危定傾起見,決不學京朝名流,只顧英赫輿論,博一時好名譽,不問大計的安危。”

小説《孽海花》和電視劇《走向共和》中關於李鴻章的形象,使我領悟到,主戰固然國,議和卻未必賣國,只不過所主張的方法不同而已。由此我想起南宋時期主戰派岳飛,與主和派秦檜,現在學界對此二人已有不同的議論。只是,在杭州的岳廟裏,什麼時候把秦檜的跪像毀掉,中國人才算真正步了。

《孽海花》中所寫的大多是真人真事,不過把人物姓名改得面目全非,令人忍俊不。不過有時又覺作者似乎囿於真實,未免少了些藝術虛構的靈

筆者妄加猜測,這部小説之所以未能完稿,或許有以下四方面原因:

一、作者的確年邁衰,病卧牀榻,難以筆。

二、看作者最初擬定的60回目中,最一回的標題是:“□□國終攖□□禍,自由神還放自由花”,但是現實中的“自由花”一直難以綻放,作者看不到多少光明,也不知該如何收場。這部與現實連如此密的小説殘稿,或許正預示着國運的不確定?

三、一部篇小説的完成,除了先天稟賦、天知識和閲歷的積累之外,還與寫作技巧和駕馭能有關。作者過於注重“文以載”,但似乎又難以駕馭宏大題材,因此半部分才不濟。不過放眼整個清末民初,篇小説的創作未臻成熟,我們來的讀者也不能過於苛作者個人。

四、中國篇小説向來是虎頭蛇尾,比如四大名著中,《滸傳》一百單八將聚義之,《三國演義》諸葛亮司侯,《鸿樓夢》40回;只有《西遊記》略顯意外,但西天路上的取經故事,也只是不斷地重複而已。這裏參考王蒙的觀點,那就是作者在半部花費的心血太多,鋪陳太寬,以致於文難以收束;就像一輛無剎的車在高速公路俯衝直下一般,再也無法控制。

2010年5月21婿於浙大西溪校區

(16 / 51)
書評文論

書評文論

作者:南柯子 類型:奇幻小説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